淫色综合网,99ri国产,最近中文字幕mv免费视频,亚洲乱码一卡二卡三卡 ,国产www

資訊
">
  • 王剛:削鋁成“紙”

    |
    2016年08月22日 08:41:47
    |
    14991 瀏覽
    |
    【鋁博士網】一張80克重的A4紙厚度是0.1毫米,他加工的鋁片能薄到0.1毫米;銑床銑削加工的最高精度為0.01毫米,他的手工精度能達到0.005毫米;他的小孔鉸削技術更是絕活,能夠達到0.002毫米的精度極限……

      一張80克重的A4紙厚度是0.1毫米,他加工的鋁片能薄到0.1毫米;銑床銑削加工的最高精度為0.01毫米,他的手工精度能達到0.005毫米;他的小孔鉸削技術更是絕活,能夠達到0.002毫米的精度極限……

      16年來,中航工業(yè)沈陽飛機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數控加工廠銑工王剛憑借絕活,創(chuàng)造了上萬件飛機零件無一廢品的記錄。作為中航工業(yè)集團首席技能專家,他率領的團隊攻克了500余項科研生產重大技術和質量難題,獲得了14項國家專利,創(chuàng)造經濟效益近2億元。

      向極限挑戰(zhàn)

      用壓板壓住零件的4個點裝夾在銑床上,調整好銑刀的角度和位置,王剛微弓著身子,雙手靈活地操縱著手輪和操縱桿。銑刀走過,1張薄如紙片的鋁片從鋁塊上分離下來。

      王剛拎起鋁片,輕碰一下,鋁片顫動起來,發(fā)出清脆的音響,鋁片測量后厚度僅為0.1毫米。這是王剛現場給《工人日報》記者演示的銑削薄壁絕活。

      俗話說,“鉗工怕鉆眼,銑工怕銑扁”。一直以來,易變形的薄壁零件銑削加工一直是該領域的最大難點。很長時間,國內銑削加工最薄僅為0.3毫米,國外領先的也僅為0.25毫米,這讓王剛看到了努力的方向。

      如何能讓銑削更薄?一有時間,王剛就上銑床臺試驗,根據零件的構型特點和工藝要求,各種切削、鏜削、絞削方式,裝夾方式和走刀路線,他都試了個遍,在不斷試錯過程中尋找最接近極限的可能。最終加工薄壁厚度穩(wěn)定為0.1毫米,解決了銑削加工中零件剛性差、變形量大,加工尺寸精度和質量難以保證的技術難題。隨后在公司工會組織的技能展示周上,他的銑床刨削、三向聯動加工斜面、超薄零件加工等工藝讓在場的人叫絕。

      如今,他仍在挑戰(zhàn)超薄壁的加工技藝。“技術沒有止境。隨著航空工業(yè)的發(fā)展,薄壁零件應用越來越多,技術難度也越來越大。在保證加工精度的情況下,切削越薄越能代表實力,我會一直向極限挑戰(zhàn),走在技術前面?!蓖鮿傉f。

      16年沒出一件廢品

      飛機零件對精度要求非常高,每個零件之間都要很好地咬合,一些零件超過0.01毫米的誤差就要報廢。

      1996年,王剛到沈飛公司實習,老師傅銑出的造型各異的零件吸引了他,他央求著老師傅給他活兒做。一次,他加工一個鋼零件凹槽,一回頭發(fā)現切過了,零件當場報廢,損失了2000多元。從那時起,王剛告訴自己,絕不能報廢第二次。

      為了這一目標,王剛每天提前一個小時上班,反復練習銑削技術。工友們常說,只要上班,就能看見王剛站在銑床臺上,甚至一站就是一整天。

      銑床銑削加工的最高精度為0.01毫米。王剛在生產中發(fā)現,零件裝夾不穩(wěn)固時,銑床和零件會發(fā)生輕微共振,從而導致零件精度下降。如果用來固定零件的壓板位置和形狀適宜,精度能大大提高。

      他反復試驗尋找最佳壓點,并通過改變拱形壓板的角度,在壓板中增加圓管,讓壓板下的零件更穩(wěn)固。同時,他還發(fā)現通過改變走刀方式和裝夾方式,也能提高精度。經他加工的零件精度能達到0.005毫米,尤其在小孔鉸削中,精度更是達到了0.002毫米。

      2001年初,公司迎來了加工5米長、0.3米寬的飛機前大梁結構件的活兒。這么大的一體成型零件結構復雜,精度要求0.05毫米。用來加工的萬能銑床工作臺面只有0.4米寬,只能用吊車抬放,一旦零件報廢將損失幾十萬。

      這樣高難度的活兒,硬是在王剛反復研究、模擬操作下,創(chuàng)造出一套飛機前大梁分段精確加工方法最終完成。他創(chuàng)造的操作法也被沈飛公司評為先進操作法。

      從那時開始,他開始承接“首件加工”的活兒:每來一批新活兒,第一件由王剛干,給工友“打樣”。16年來,他沒出過一件廢品。

      傳授“獨門絕技”,帶動一批工匠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爭艷春滿園”。王剛說,必須帶領大家共同研究技術,解決生產難題。

      2010年,沈飛公司成立了以王剛名字命名的班組——“王剛班”。他將自己掌握的“獨門絕技”和學到的先進加工方法傳授給30余名班組成員,并花費數千元買來工友急需的技術書籍供大家學習。

      2011年10月,王剛勞模創(chuàng)新工作室掛牌,成為集團首家勞模創(chuàng)新工作室。在科研生產中,工作室解決了大量的技術難題和生產瓶頸。由王剛創(chuàng)造的《薄壁結構件開口端頭內型面銑削加工方法》改變了端頭處立銑刀的加工軌跡,使加工方法更為科學安全,獲得國家發(fā)明專利。由工作室成員共同完成的《航空薄壁零件銑削加工技術》,攻克了航空薄壁零件生產中銑削加工的技術難題,創(chuàng)造了一系列獨到的加工技術。由工作室成員共同完成的《飛機復雜結構件平面輪廓數控加工距線計算法》有效解決了數控自動編程中刀具端面中心軌跡求解問題,提高數控編程效率200%,提高加工效率180%……工作室成立以來,實現技術革新、生產攻堅、工藝改進等500余項,提出合理化建議300余條,自制工裝、輔助夾具、工具280余件(套),累計減少產品加工工時2.4萬余小時,創(chuàng)造經濟效益近2億元。

      如今,工作室成員共獲得全國技術能手等市級以上榮譽40余項,培養(yǎng)各級人才150人,32人成長為專家型技能人才。本報記者 劉旭

    鋁加工微信.png

    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且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凡注明來源為“鋁加網”的文章,版權均屬鋁加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必須與鋁加網(電話:18925937278)聯系授權事宜,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鋁加網。鋁加網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

    全部評論(0
    登錄,參與評論前請先登錄
    暫無評論
    上一篇
    中國駐蒙古大使邢海明會見中鋁國貿總經理楊家骍
    中房股份重組謀變 打造國內高端鋁擠壓行業(yè)龍頭
    報價
    查看更多
    詢盤
    聯系方式
    電話 暫無! 手機 暫無!
    聯系人 暫無! 地址 暫無!
    電話 暫無!
    手機 暫無!
    聯系人 暫無!
    地址 暫無!
    鳳鋁鋁業(yè)展館首頁
    來源
    發(fā)布
    加載中....
    取消
    保存海報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