淫色综合网,99ri国产,最近中文字幕mv免费视频,亚洲乱码一卡二卡三卡 ,国产www

資訊
">
  • 2020年電解鋁行業(yè)研究報告

    |
    2021年03月25日 13:48:50
    |
    17159 瀏覽
    |
    中國二氧化碳排放量居全球首位,碳中和承諾的提出彰顯大國的責任擔當

     1. 碳中和承諾下,電解鋁行業(yè)減排壓力巨大

      1.1. 我國承諾 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

      什么是碳達峰、碳中和?“碳達峰”指二氧化碳的排放達到峰值不再增長,意味著 中國要在 2030 年前,使二氧化碳的排放總量達到峰值之后,不再增長,并逐漸下 降。

      “碳中和”指企業(yè)、團體或個人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 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jié)能減排等形式,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實現二氧 化碳的“零排放”。 碳中和是兌現《巴黎協(xié)定》承諾的重要力量,也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內全球合作的 核心議題?!栋屠鑵f(xié)定》中明確提出要把全球平均氣溫相比于工業(yè)革命前水平升幅控 制在 2°C 以內并努力控制在 1.5°C 以下,盡早實現碳中和、控制溫升也因此成為 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共識。據英國能源和氣候信息小組(ECIU)數據,截至 2020 年,全球已有 127 個國家/地區(qū)提出碳中和愿景,這些國家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已占 到全球排放的 50%,經濟總量在全球的占比超過 40%。全球十大煤電國家中,已有 6 個制定了碳中和目標。根據世界資源研究所的報告,2017 年全球已經有 49 個國 家的碳排放實現達峰,占全球碳排放總量的 36%。

      中國二氧化碳排放量居全球首位,碳中和承諾的提出彰顯大國的責任擔當。2019 年 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約為 341.7 億噸,其中我國排放量為 98.3 億噸,占比高達 28.8%。2020 年 9 月 22 日,在第 75 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提出, 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 2030 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 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今 年兩會,“碳達峰”和“碳中和”也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并明確提出“制定 2030 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在當前國際經濟社會發(fā)展趨勢和政治格局背景下,我國 鄭重提出有力度、有顯示度的二氧化碳達峰目標和碳中和愿景,為全球積極應對氣 候變化、有效落實《巴黎協(xié)定》注入了強大動力,充分彰顯了大國擔當。

      我國如何實現碳中和?實現碳中和必須控制排放量增量、減少排放量的“存量”,既 要減少二氧化碳等氣體的排放,也要增加碳吸收,最終實現排放和吸收的平衡,達 到碳中和。短期,或者說在碳達峰期間,可能將主要依靠存量的減少;為最終實現 碳中和目標,碳吸收或是中長期的關鍵。為在 2030 年前實現“碳達峰”、在 2060 年 前實現“碳中和”,我國密集出臺政策,引導各行各業(yè)節(jié)能減排、加速推進碳吸收項目。

      1.2. 電解鋁是碳排放重要責任主體,減排壓力大

      電解鋁是高耗能、高碳排放行業(yè)。每噸電解鋁生產的碳排放超過每噸鋼鐵的 6 倍據 安泰科數據,2019 年我國電解鋁行業(yè)二氧化碳總排放量約為 4.12 億噸,約占當年全 國二氧化碳凈排放量的 5%,也是有色行業(yè)排放量最高的品種。全球來看,目前電解 鋁行業(yè)產生的碳排放量已經超過 10 億噸,占全球總碳排放量比例超過 3%。

      電力環(huán)節(jié)是電解鋁產業(yè)鏈主要碳排放量來源。據 IAI 數據,2019 年單噸電解鋁碳排 放結構中,電力環(huán)節(jié)排放量約 10.7 噸,占比 64.8%,居首位;其次是熱能和生產過 程中的直接排放,分別為 2.1、1.5 噸,占比 12.5%、9.3%;非 CO2排放 1.1 噸(6.4%), 輔料排放 0.6 噸(3.8%),運輸過程中排放 0.5 噸(3.2%)。即便如此,電解法仍是 現在全球工業(yè)生產原鋁的工藝,并且近 15 年電解環(huán)節(jié)的碳排放量占比不斷提 升,從 2006 年的 57%上升到 2019 年的 65%。

      我國電力環(huán)節(jié)碳排放量高于全球平均值,主因能源結構中煤電占比高。2019 年,全 球原鋁生產的電力結構中,煤電占比 64%,水電占比 25%,天然氣、核能分別占比 10%、1%。而我國電力結構中,煤電占比高達 88%,水電僅為 11%。由于煤電碳排 放量遠高于水電,我國電力環(huán)節(jié)的排放量達 12.8tCO2/t 鋁。而全球平均水平為 10.4tCO2/t 鋁,較我國低 18.8%。

    2020年電解鋁行業(yè)研究報告

      2. 碳中和對電解鋁行業(yè)的影響體現在哪?

      2.1. 供給端:削弱供給彈性,改變產能結構

      電解鋁行業(yè)節(jié)能減排路徑可從“量”和“結構”兩個維度進行拆解。

      1)維度一:降 低電解鋁行業(yè)能耗總量,從而實現減少碳排放的目標。在此維度下,減排思路有二:一是通過技術工藝的改進使得電解鋁單噸電耗下降,二是限制高能耗的新產能投放 及淘汰落后產能;

      2)維度二:從根本上進行能源消費結構的轉型,即使能耗量不變, 碳排放也將有所下降。此維度又將為我們提供兩條可能的減排路徑:一是發(fā)展水電 等清潔能源代替火電的使用,二是循環(huán)利用再生鋁資源。

      工藝技術革新空間有限,減排或從能源轉型及嚴控新產能投放出發(fā)。我國電解鋁工 藝技術已處于較為的水平,冶煉過程中單噸能耗或難有下探空間。據 IAI 數據, 2019 年我國電解鋁單噸能耗為 13531kWh,屬于全球能耗第二低的地區(qū),與世界平 均能耗水平 13321kWh/噸相差無幾。因此,我們認為進行根本上的能源轉型、嚴控 新產能投放及淘汰落后產能或為節(jié)能減排的主要發(fā)展方向,下文將圍繞這幾條路徑 詳細闡述碳中和對電解鋁行業(yè)供給端的影響。

      2.1.1. 路徑一:行業(yè)準入標準提升,新增產能投放難度或加大

      供給側改革明確電解鋁產能紅線。由于未批先建的違規(guī)行為嚴重,我國電解鋁產能 自 2010 年以來快速擴張,導致供給端過剩嚴重。為引導行業(yè)健康發(fā)展,2017 年 4 月發(fā)改委等四部委出臺《清理整頓電解鋁行業(yè)違法違規(guī)項目專項行動工作方案》,整 頓在產在建的違法違規(guī)項目。2017 年 6 月、2018 年 1 月國家又先后下發(fā)《關于開展 燃煤自備電廠規(guī)范建設及運行轉型督查的通知》、《關于電解鋁企業(yè)通過兼并重組等 方式實施產能置換有關事項的通知》,進一步清理自備電廠的違規(guī)產能,同時明確電 解鋁產能置換的方式、可用于置換指標的范圍以及截至時間。在以上幾個政策的指 導下,我國電解鋁遠期產能預計被鎖定在 4500 萬噸左右。

      產能紅線+碳中和,行業(yè)準入門檻或進一步提高,強化新增產能投放難度。國家宏觀 調控下的產能紅線導致對電解鋁新產能的審批要求嚴苛。而在碳中和背景下,能耗 雙控壓力加大,針對高耗能行業(yè)的產能禁入政策或更為嚴格,進一步削弱供給彈性。例如內蒙古發(fā)改委于 3 月 9 日印發(fā)《關于確保完成“十四五”能耗雙控目標若干保 障措施》的通知,確定 2021 年全區(qū)能耗雙控目標為單位 GDP 能耗下降 3%,能耗 增量控制在 500 萬噸標準煤左右,能耗總量增速控制在 1.9%左右,單位工業(yè)增加值 能耗(等價值)下降 4%以上,并明確表示自 2021 年不再審批氧化鋁(高鋁粉煤灰 提取氧化鋁除外)、電解鋁等高耗能行業(yè)的新增產能。

      2.1.2. 路徑二:能源轉型有望加速,水電占比料將提升

      水電鋁碳排放量較火電鋁減少 86%。據安泰科數據,用火電生產一噸電解鋁的碳排 放總量約為 13 噸,其中發(fā)電環(huán)節(jié)碳排放 11.2 噸,電解環(huán)節(jié)碳排放 1.8 噸。而用水電 生產電解鋁時,單噸排放量僅為 1.8 噸,其中發(fā)電環(huán)節(jié)無碳排放,僅有電解環(huán)節(jié)產 生 1.8 噸的 CO2。

      目前我國電解鋁產業(yè)布局正在經歷“北鋁南移”的過程。受電力成本的推動,我國 電解鋁產能自 2012 年以來共經歷了兩次區(qū)域上的遷移。第一次是 2012 開始,河南 等傳統(tǒng)電解鋁大省的產能主動清退,向新疆、內蒙等低電價地區(qū)轉移。第二次則是2017 以來,電解鋁產能逐漸從新疆、山東為主的火電區(qū)域向云南為主的水電區(qū)域轉 移。神火股份、魏橋鋁電、中國宏橋等龍頭企業(yè)紛紛向西南地區(qū)轉移產能指標,據 SMM 統(tǒng)計,云南、四川、廣西三省 2020、2021 年合計新增電解鋁產能分別為 245.6、 248.3 萬噸,占全國新增總產能的比例達 86%、79%。

    2020年電解鋁行業(yè)研究報告

      碳中和背景下,水電成本將更具優(yōu)勢,“北鋁南移”進程有望加速。除受益于能源優(yōu)勢外,新疆內蒙等地電力成本低廉的一個重要原因為政策補貼。而在碳中和承諾下, 煤電電價優(yōu)惠政策或將逐步取消,拉升火電鋁成本,倒逼企業(yè)進行能源轉型。例如, 為落實國家加強能耗總量的任務,內蒙古明確表示:1)自 2021 年 2 月 10 日起取消 蒙西地區(qū)電解鋁行業(yè)基本電費折算每千瓦時 3.39 分的電價政策,取消蒙西電網倒 階梯輸配電價政策;2)自備電廠按自發(fā)自用電量繳納政策性交叉補貼,蒙西、蒙東 電網征收標準分別為每千瓦時 0.01 元、0.02 元(含稅)。以單噸電耗 13500kWh 計 算,內蒙古此項政策將提升電解鋁成本 135-270 元/噸。

      2.1.3. 路徑三:充分利用循環(huán)再生技術,再生鋁占比有望提升

      鋁的生產從原料來源不同,可以分為原鋁和再生鋁兩大類。傳統(tǒng)的原鋁生產是以自 然界的鋁土礦為原料,首先將其通過化學方法提取為氧化鋁,然后通過電解得到液 態(tài)電解鋁(鋁水),鋁水可以鑄造成原鋁,或加入少量的其他金屬成分,如鎂、銅、 錳、硅等制成鋁合金。再生鋁是廢鋁料經熔化、合金化、精煉等工藝生成的鋁合金。由于鋁金屬的抗腐蝕性強,在使用期間損失極少,可以多次重復循環(huán)利用,因此, 鋁具有很強的可回收性。

      我國再生鋁產量占比遠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未來提升空間巨大。2019 年我國鋁供應 總量約為 4203 萬噸,其中原鋁產量 3513 萬噸,占比 84%;再生鋁產量約為 690 萬 噸,占比僅 16%。而據 IAI,2019 年全球鋁供應量約 9552 萬噸,其中再生鋁 3183 萬噸,占比達 33.3%。此外,歐洲、北美等發(fā)達國家或地區(qū)再生鋁產量已普遍超過 原鋁產量,日本國內全部采用再生鋁生產。

      再生鋁生產工藝流程較原鋁更為簡單,單噸碳排放量較原鋁減少 11 噸。廢鋁原料 經過分選預處理、熔煉和鑄錠即可得到鋁合金,無需經歷原鋁生產過程中電解的工 藝程序,能耗因此大幅降低。據 IAI,生產一噸原鋁的碳排放量約為 11.2 噸,而生 產一噸再生鋁的碳排放量僅為 0.2 噸。2018 年,全球再生鋁產量約 3074 萬噸,占鋁 供應總量的 31.6%,但碳排放量僅為鋁行業(yè)碳排放總量的 1.7%。我們認為,目前我 國對再生鋁資源的利用尚不充分,未來隨著碳中和加強人們對更為環(huán)保的資源類型 的重視,再生鋁產量占鋁行業(yè)總供應的比例有望實現大幅的提升。

      2.2. 成本端:重塑成本曲線,高能耗、低效益產能將被加速淘汰

      高耗能行業(yè)優(yōu)惠電價逐步取消,火電鋁成本優(yōu)勢大幅減弱。2017 年下半年至 2019 年中,由于下游需求偏弱導致鋁價長期低位運行,疊加上游原料價格居高不下及電 價,電解鋁行業(yè)長期處于虧損狀態(tài),在此背景下,各地方政府為保護本地企業(yè)發(fā)展 相繼出臺電價優(yōu)惠政策。而隨著 2020 年以來,行業(yè)盈利不斷走高,以及國家對環(huán)保 越發(fā)重視,各地區(qū)競相調整電價政策,尤其是甘肅、內蒙古、青海等以煤電為主的 省份紛紛明確自 2021 年起表示不再執(zhí)行電解鋁行業(yè)優(yōu)待電價政策,調整幅度普遍 在 0.05 元/kWh 左右,導致噸鋁電力成本較預期提升 700 元左右。

      全國碳交易市場加速,電解鋁行業(yè)或優(yōu)先納入。目前我國電解鋁行業(yè)尚未直接參與 碳交易市場,部分企業(yè)因自備電廠被納入配額管理名單,并按照電力行業(yè)標準進行 交易。而據相關媒體最新消息,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金屬、造紙、航空 剩余七大行業(yè),將在“順利對接、平穩(wěn)過渡”的基調下逐步納入全國碳市場,其中擁有良好碳排放數據基礎電解鋁行業(yè)將可能被優(yōu)先納入。

      碳交易機制下,碳排放將被內化為企業(yè)生產成本,加大行業(yè)內成本差異。若按照 2017 年公布的碳排放配額分配討論稿中的方案,電解鋁行業(yè)配額=鋁液產量×排放基準 值(9.11tCO2/噸鋁液)。由于水電鋁單噸排放量低(約 1.8tCO2),因此可獲得遠超于 其實際排放量的碳排放配額,企業(yè)便能通過出售多余的碳配額獲利,從而抵消部分 生產成本。反之,火電鋁企業(yè)則需要通過購買配額以彌補排放缺口,成本進一步提 高。

      電價+碳交易雙重因素共振,電解鋁行業(yè)成本曲線陡峭化。我們認為,未來隨著電價 優(yōu)惠逐步取消及碳交易機制落地,行業(yè)內成本曲線或將進一步異化,位于成本曲線 右側的高耗能、低效益產能可能被迫退出市場。而龍頭企業(yè)有望憑借產能布局帶來 的成本優(yōu)勢及規(guī)模效應優(yōu)勢強者恒強,提升行業(yè)競爭力和集中度。

      3. 碳中和進一步強化電解鋁高盈利邏輯

      3.1. 電解鋁充分享受漲價紅利,進入高盈利時代

      回顧 2020 年至今價格走勢,鋁價觸底反彈后創(chuàng)下 10 年新高。2020 年初受到突發(fā)疫 情影響,下游企業(yè)復產復工延期導致電解鋁社會庫存快速攀升,鋁價出現暴跌行情。2020 年 Q2 以來,隨著疫情緩解,需求逐漸修復,醫(yī)藥、餐飲外賣、動力電池軟包 等邊際消費增量顯著改善,疊加各國財政、貨幣刺激政策頻出,宏觀氛圍明顯轉好, 鋁價收復失地。截至 2021 年 3 月 16 日,滬鋁主力結算價收于 1.78 萬元/噸,較疫 情發(fā)生以來最低點反彈 56%,創(chuàng) 2011 年以來新高。

      成本低位,供需改善,電解鋁環(huán)節(jié)充分享受鋁價漲幅,盈利水平走高。2020 年 5 月 以來,電解鋁利潤持續(xù)拉闊,根據測算,目前電解鋁平均日度利潤已超過 4000 元/ 噸,為近 5 年最高。氧化鋁因供給過剩而價格走低為本輪利潤高企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們認為,氧化鋁過剩仍將延續(xù),價格或圍繞成本線低位震蕩,疊加電力成本降低 的長期趨勢,電解鋁高利潤有望繼續(xù)保持。

      圖片

      3.2. 電解鋁產能已逼近 4500 萬噸產能紅線

      在 4500 萬噸產能天花板下,電解鋁產能的增量空間有限,2021 年計劃新增產能 313.6 萬噸。我國電解鋁產能增速自 2017 年供給側改革以來顯著放緩,預計遠期產 能維持在 4500 萬噸以下。據阿拉丁統(tǒng)計,2021 年初我國電解鋁總建成產能 4244 萬 噸,已十分逼近產能紅線,未來凈增量鎖定在 250 萬噸左右。據 SMM 預計,2020/2021 年我國電解鋁新增產能分別為 285.6/313.6 萬噸,此后基本不存在投產預期。

      3.3. 氧化鋁過剩旋律難改,原料成本料繼續(xù)維持低位

      3.3.1. 成本構成:氧化鋁、電力分別占比 35%、34%

      氧化鋁、電力構成電解鋁的主要生產成本。價格和成本是電解鋁盈利水平的核心決 定因素。而從電解鋁成本結構來看,氧化鋁居首位,占比 35%,其次是電力,占比 34%。因此,氧化鋁和電力價格的走勢對電解鋁利潤有著重要影響。

      3.3.2. 氧化鋁:過剩局面難以反轉,價格料繼續(xù)走強

      回顧歷史數據,我國氧化鋁長期處于過剩狀態(tài)。據國際鋁業(yè)數據,2012-2019 年我國 氧化鋁幾乎都處于過剩狀態(tài),僅有 2016、2018、2019 年出現短缺,原因均為受到突 發(fā)事件干擾。2015 年末,由于氧化鋁價格跌破成本線,國內企業(yè)聯合減產,導致 2016 年供給出現短缺。2018 年,全球氧化鋁企業(yè)巴西海德魯因污染問題關停一半產 能,直至 2019 年 9 月才恢復生產,引發(fā)國際氧化鋁市場供應危機。2018-2019 年我國凈進口量也因此大幅減少,國內過剩局面得以反轉。

      未隨電解鋁供改,國內氧化鋁供給彈性大。國內氧化鋁產能建設實施備案制,意味 著其違規(guī)產能并不在清理范圍內,行業(yè)無序擴張仍將延續(xù)。據 SMM 統(tǒng)計,預計國 內 2020/2021 年新增氧化鋁產能 300/530 萬噸,主要集中在廣西、貴州等地區(qū)。2022 年后還存在 1450 萬噸的投產預期。

      此外,海外產能加速釋放進一步加劇過剩壓力。除了國內自產的原料外,中國每年 從澳大利亞、幾內亞、馬來西亞、印度等國家大量進口鋁土礦和氧化鋁,氧化鋁供 應充足。據 SMM 預計,2020/2021 年海外預計新投放 320/335 萬噸氧化鋁產能,集 中在印尼、巴西等地。

      2019 年以來,國內氧化鋁產能利用率持續(xù)低于電解鋁產能利用率,側面反映氧化鋁 供應端相對過剩。我們認為,氧化鋁產能過剩仍將延續(xù),或將壓制其價格圍繞成本 線低位震蕩。

      3.3.3. 電力:電解鋁產能不斷向低電價區(qū)域集中,電力成本有望降低

      2017 年供給側改革以來,電解鋁產能逐漸從傳統(tǒng)的生產大省河南、山東等向云南、 內蒙古等地轉移。據 SMM 統(tǒng)計,2017-2019 年全國共置換產能 810.2 萬噸,其中淘汰產能主要集中在河南(279 萬噸),轉入產能集中在內蒙古(377 萬噸)、云南省 (103 萬噸)。此外,2020-2021 年新增產能也主要分布在云南、內蒙古等地。

      云南、內蒙地區(qū)電力成本低廉。從能源價格來看,新疆、陜西、云南、內蒙古電力 成本較低,而河南、遼寧電價較高。我們認為,隨著產能轉移帶來電力成本的降低, 電解鋁行業(yè)利潤空間有望擴大。

      3.4. 碳中和或帶來供給擾動,進一步削弱電解鋁供給彈性

      碳中和加劇產能最終落地情況不確定性,產能投放進度大概率不及預期。從歷史經 驗來看,產能投放節(jié)奏或因水電供應、利潤水平等因素放緩,據阿拉丁,2018/2019 年實際投放產能僅為年初預期值的58%/71%。我們認為,疊加碳中和可能帶來的供 給擾動,未來電解鋁產能投放或受制于以下三點因素而不及預期:

      1)產能轉移過程中或造成產量損失。2017 年起,京津冀周邊“2+26”城市開始執(zhí)行 采暖季限產政策,推動新疆、山東為主的以火電為主要能源的區(qū)域向云南以水電為 主的區(qū)域轉移。而轉移過程中,現有設備拆解與新項目投產之間存在時間差,可能 造成產量損失。以魏橋鋁電為例,山東省工信廳 2019 年 11 月披露前者將從山東省 轉移部分現有生產設備至云南省,設備拆解時間發(fā)生在新項目投產前,意味著可能 出現產量損失。

      2)云南地區(qū)水電供應穩(wěn)定性差,或導致云南電解鋁產能投放節(jié)奏不及預期。2021 年 66%的新增產能分布在云南省。云南省以水力發(fā)電為主,電力供應與來水情況密切 相關,故年內發(fā)電量因豐水期、枯水期的存在分布不均。一般每年 6-11 月為豐水期, 2019 年 6-11 月發(fā)電量占全年的 67%,枯水期發(fā)電量僅占 33%。這意味著,枯期時 必須補充大量其他電源來平衡負荷用電,滿足用電需求的平穩(wěn)。而電解鋁廠連續(xù)生 產的特性對電力供應的穩(wěn)定性提出了高要求,枯水期用電保障不足或成為制約投產 及正常生產的重要因素。

      3)能耗雙控達標壓力加劇供給擾動,內蒙古等地產能或有收緊:根據國家發(fā)改委公 布的各省份 2019 年度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考核結果,內蒙古因未完成“雙 控”目標被通報批評。3 月 9 日,內蒙古自治區(qū)發(fā)改委發(fā)布了《關于確保完成“十 四五”能耗雙控目標任務若干保障措施》的通知,明確表示自 2021 年不再審批新的 電解鋁項目,內蒙古白音華 40 萬噸等產能項目投放可能存在困難,投產或晚于預 期。另外,電解鋁作為高能耗行業(yè),存量產能可能會由于“雙控”目標而面臨檢修 減產。


    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且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凡注明來源為“鋁加網”的文章,版權均屬鋁加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必須與鋁加網(電話:18925937278)聯系授權事宜,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鋁加網。鋁加網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

    全部評論(0
    登錄,參與評論前請先登錄
    暫無評論
    上一篇
    建材行業(yè)的下一個熱點會是什么呢?
    打造高層次人才集聚地!兩大研究院落地順德新能源汽車小鎮(zhèn)
    報價
    查看更多
    詢盤
    聯系方式
    電話 暫無! 手機 暫無!
    聯系人 暫無! 地址 暫無!
    電話 暫無!
    手機 暫無!
    聯系人 暫無!
    地址 暫無!
    鳳鋁鋁業(yè)展館首頁
    來源
    發(fā)布
    加載中....
    取消
    保存海報 微信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提示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