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 | 暫無! | 手機 | 暫無! |
---|---|---|---|
聯系人 | 暫無! | 地址 | 暫無! |
電話 | 暫無! |
---|---|
手機 | 暫無! |
聯系人 | 暫無! |
地址 | 暫無! |
4月18日,生態(tài)環(huán)境部官網發(fā)布消息,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與美國總統(tǒng)氣候問題特使約翰·克里于2021年4月15—16日在上海舉行會談,討論氣候危機所涉問題。會談結束后,雙方發(fā)表聲明如下:
一、中美致力于相互合作并與其他國家一道解決氣候危機,按其嚴峻性、緊迫性所要求加以應對。這既包括強化各自行動,也包括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巴黎協(xié)定等多邊進程中開展合作。雙方回顧兩國氣候變化領域的領導力與合作,為巴黎協(xié)定的制定、通過、簽署和生效作出歷史性貢獻。
二、走向未來,中美兩國堅持攜手并與其他各方一道加強巴黎協(xié)定的實施。雙方回顧巴黎協(xié)定第二條的目的在于將全球平均氣溫上升控制在低于2℃之內,并努力限制在1.5℃之內。為此,雙方承諾繼續(xù)作出努力,包括在巴黎協(xié)定框架下21世紀20年代采取提高力度的強化行動,以使上述溫升限制目標可以實現,并合作識別和應對相關挑戰(zhàn)與機遇。
三、兩國均期待4月22/23日美國主辦的領導人氣候峰會。雙方認同峰會的目標,即在格拉斯哥聯合國氣候公約第26次締約方大會前提高包括減緩、適應和支持的全球氣候雄心。
四、中美將采取其他近期行動,為解決氣候危機進一步作出貢獻:兩國都計劃在格拉斯哥聯合國氣候公約第26次締約方大會之前,制定各自旨在實現碳中和/溫室氣體凈零排放的長期戰(zhàn)略;兩國計劃采取適當行動,盡可能擴大國際投融資支持發(fā)展中國家從高碳化石能源向綠色、低碳和可再生能源轉型;雙方將分別執(zhí)行蒙特利爾議定書基加利修正案中所體現的逐步削減氫氟碳化物生產和消費的措施。
五、中美將在聯合國氣候公約第26次締約方大會前及其后,繼續(xù)討論本世紀20年代的具體減排行動,旨在使與巴黎協(xié)定相符的溫升限制目標可以實現。包括:工業(yè)和電力領域脫碳的政策、措施與技術,包括通過循環(huán)經濟、儲能和電網可靠性、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綠色氫能;增加部署可再生能源;綠色和氣候韌性農業(yè);節(jié)能建筑;綠色低碳交通;關于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排放合作;關于國際航空和航?;顒优欧藕献?;其他近期政策和措施,包括減少煤、氣排放。
六、雙方將合作推動格拉斯哥聯合國氣候公約第26次締約方大會成功,該會議旨在完成巴黎協(xié)定實施細則(如第6條和第13條),并大幅提高包括減緩、適應、支持的全球氣候雄心。雙方還將合作推動在昆明舉行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次締約方大會取得成功,注意到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的重要性,包括該框架與氣候減緩和適應的關系。
中美應對氣候危機聯合聲明中直接提及減少煤、氣排放,我國能源政策或將有新的調整,對煤炭、原油等傳統(tǒng)能源產業(yè)會帶來多大影響,相關品種本周會有劇烈波動嗎?
傳統(tǒng)能源產業(yè)會受到怎樣的影響?
能源政策方面,招商期貨分析師陶銳向期貨日報記者表示,本次聲明標志著全世界將會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團結一致,共同面對減碳這一艱巨任務?!皩τ诿禾慨a業(yè)來說,其作為世界上主要能源之一,助力著不少國家的經濟發(fā)展,與此同時,也不可避免的成為碳排放主力軍。因此,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煤炭的消費量、供給量都將會持續(xù)下降。這個趨勢不可逆轉,這個目標是一定會實現的。伴隨著這一趨勢,煤炭產業(yè)轉型升級的迫切性也愈發(fā)明顯。例如在2030年之前,我們新增電力需求將主要由新能源機組承擔;2030年后,煤電機組將逐步淘汰直至消失;與此同時,煤制氫、煤制精細化工等高產值、高技術領域將會進一步發(fā)展?!碧珍J說。
中州期貨研究所所長金國強認為,此次聲明以及未來兩次氣候大會對于煤炭等傳統(tǒng)能源將會繼續(xù)帶來沖擊,整體看對于發(fā)展中國家影響大于發(fā)達國家。煤炭消費量在新興國家特別是中國、印度、印尼、越南等國仍保持增長;2019年美國、德國等發(fā)達國家煤炭消費量已降至1965年有跟蹤數據以來的最低水平。對于中國來說,煤炭行業(yè)上下游的“能源雙控”將成為重點任務,煤炭工業(yè)協(xié)會發(fā)布的年度報告提出“十四五”末煤炭年產量控制在41億噸,目前國內有效合法產能已達到38.5億噸,這意味著近5年的新增產能要控制在2億噸以內。
原油方面,海通期貨分析師楊安表示,今年全國兩會重點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的政策方針,制定出“2050年能源消費總量達峰”、“2030年前化石燃料消費達峰”的目標,從長周期維度肯定利空原油需求,因此歐洲石油巨頭BP、道達爾等基于對原油消費即將步入峰值的判斷都開始逐步退出市場。
“對我國來說,從短中期看,原油仍然是當前重要的國家戰(zhàn)略物資。雖然近年來我國大力發(fā)展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正努力緩解對原油的依賴,但我國龐大的交通運輸燃料需求和化工需求還是依賴于傳統(tǒng)能源,一時難以完全被新能源替代。不過,展望未來我國原油消費總量在當前“油轉化”以及新能源替代成品油消費地共同推動下,以及在碳達峰的政策支撐下,也將在2030年左右達峰。從數據來看,我國原油消費占比近10年基本穩(wěn)定在18%—19%。后期來看,我國能源轉型中的替代品類應該是煤炭產品,原油的消費變化將向化工品消費增長方面轉移。原油下游消費占比中成品油將減少,化工品將增加?!睏畎舱f。
中信建投期貨能源化工事業(yè)部負責人李彥杰認為,從長周期來看,包括本次聲明在內的一系列氣候目標將推動全球能源消費結構調整,對原油產業(yè)需求端將產生利空影響,但鑒于新能源產業(yè)技術本身仍存在瓶頸,同時氣候目標的實現應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中短期上原油的實際需求較難快速消失。根據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發(fā)布的《2050世界與中國能源展望》報告,預計我國石油需求在2025—2030年間達峰,隨后才進入回落階段。
領導人氣候峰會、聯合國氣候公約締約方大會接踵而至
美國主辦的領導人氣候峰會將于本周四到周五舉行。此外,今年11月聯合國氣候公約第26次締約方大會也將召開。對于即將到來的兩次氣候峰會,產業(yè)人士也表達了相關看法。
“根據現有的文件以及產業(yè)規(guī)劃來看,未來我國傳統(tǒng)能源產業(yè)將轉型為生產清潔化、消費電氣化。也就是說,在發(fā)電、發(fā)熱端提高新能源占比,在工業(yè)生產耗煤、耗油端提高電力占比,例如電爐煉鋼、電力供暖等。作為傳統(tǒng)能源行業(yè)從業(yè)者,一方面要充分意識到變革時間已經到來,我們需要積極擁抱新變化,充分利用當前變革期轉型升級。另一方面,也不能認為能源格局改變就是傳統(tǒng)能源行業(yè)的末日。從近端來看,在接下來三五年間煤炭產量增速大概率小于需求增速,同時由于新能源技術發(fā)展的不確定性,煤炭需求在短期及中期也存在較大彈性。因此,煤炭行業(yè)的利潤不見得就此下行,甚至還有可能長期維持中高利潤。換個角度考慮,轉型升級過程中,也需要舊動能不斷給新技術的發(fā)展提供利潤支持,煤炭等傳統(tǒng)能源產業(yè)利潤維持也有必要性?!碧珍J稱。
“氣候大會的召開旨在各國為實現氣候目標進行戰(zhàn)略制定、行動和措施的探討等,長期上將逐漸落實加速原油等傳統(tǒng)能源產業(yè)的結構轉型、推動非化石能源等新能源產業(yè)的發(fā)展。”李彥杰說。
相關品種本周是否會受到沖擊?
對于煤炭相關品種,陶銳認為相關政策基本是長期規(guī)劃以及展望,就目前來看,電煤行業(yè)依舊面臨著供給偏剛性(內礦仍未放量、進口依舊偏少),需求有增量,各環(huán)節(jié)庫存偏低的強現實與預期,價格壓制點主要來自政策端。因此短期來看,動力煤價格易漲難跌,波動加大。焦煤則面臨著蒙煤進口低位,澳煤缺位,內礦未超產,需求仍偏強的狀況,也是偏強的供需格局。并且此前山東省明確年內淘汰約3000萬噸煤炭產能,這也進一步刺激了多頭的看漲情緒。目前的利空點更多源自低價倉單所帶來的估值壓力,以及中性的庫存結構和并不強的焦企采購意愿。綜合來看,焦煤回調繼續(xù)多配的方向不變。
金國強認為動力煤價格近期受政策、安全事故等影響波動本就較大,短期或維持易漲難跌態(tài)勢。主要原因有兩點:
第一,動力煤需求整體持續(xù)向好。一方面,隨著疫情的逐步恢復,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社會融資增量等宏觀數據均顯示經濟穩(wěn)步復蘇,后期用電需求將有所增加。根據國家電網統(tǒng)計,1—3月,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21.2%,預計后期用電量仍有較好增量;另一方面,四月北方供暖結束后部分電廠機組開始檢修,目前工業(yè)恢復持續(xù)向好,下游終端日耗維持高位,庫存低位,剛需補庫持續(xù)增多。電廠持續(xù)去庫,港口庫存還在下滑,電廠后期還有補庫需求,煤價維持偏強走勢。
第二,供給端短期難有增量。近期安全事故頻發(fā),引起了安全檢查的重視,保供增產措施難以推進,后期需持續(xù)關注國家在于安全生產和保供之間平衡方式。山西地區(qū)煤礦安全環(huán)保檢查頻繁,整體供應仍偏緊;進口方面,終端對于進口煤招標較多,進口商惜售,抬高報價,低卡煤一貨難求。
“整體看,前期保供會議后,動力煤價格大幅下降,市場風險釋放,但安檢趨嚴、產能釋放放緩,若無政策干預,保供推進或有一定難度,短期煤價仍易漲難跌,后期主要關注國家相關政策的執(zhí)行力度。”金國強說。
原油方面,楊安認為聲明對于中短期油價影響不大,市場更關心的是當前疫情局勢下,原油需求的恢復進程。今年各國將恢復經濟作為首要目標,因此從需求的角度來講,當下因氣候而犧牲經濟的可能性不大,那對原油的消費應該也有保障。
李彥杰同樣認為氣候聲明及會議對周一開盤油價不會有實質影響,不過會議是否會衍生釋放出一些中美關系或者國際關系的新的變化和進展有待關注,因為國際關系變化可能會對油價產生影響。近期油價走勢的主要影響因素在全球疫情控制形勢、市場對需求恢復前景的情緒以及OPEC+對減產政策的調整。
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且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凡注明來源為“鋁加網”的文章,版權均屬鋁加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必須與鋁加網(電話:18925937278)聯系授權事宜,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鋁加網。鋁加網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本文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
電話 | 暫無! | 手機 | 暫無! |
---|---|---|---|
聯系人 | 暫無! | 地址 | 暫無! |
電話 | 暫無! |
---|---|
手機 | 暫無! |
聯系人 | 暫無! |
地址 | 暫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