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博士網】 由上海期貨交易所舉辦的第十三屆上海衍生品市場論壇于5月25-26日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年論壇的主題是:供給側改革下的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英國商品研究所(CRU)鋁部亞洲區(qū)研究總監(jiān)萬玲以“供給側改革中的中國鋁行業(yè)—減產能否持續(xù)?”為主題進行演講。
她談到,在過去的16年里,中國
電解鋁產能持續(xù)快速增加,導致中國的電解鋁相對過剩。過去中國電解鋁產能關停一直較為緩慢,而2015年的鋁業(yè)產能關停達380萬噸,這一波關停則表明供給側改革正在推進中,這部分產能的復產會比較慢。因此,中國電解鋁產能開始下降,這也是比較積極的變化。對于短期產能復產情況,她說今年下半年產能投產情況對鋁價會有不小的壓力。
同時她說,2008年以來,中國鋁廠一直在成本較低的地區(qū)建廠,所以鋁廠的成本在持續(xù)下降中。山東、新疆和內蒙古生成電解鋁有優(yōu)勢,成本較低,這三個地區(qū)的產量會成為中國接下來的主要供應來源。
未來中國鋁市場的需求會持續(xù)增長,但增幅會放緩,年均增速會在3%左右。所以供給側能否發(fā)力主要來自于電解鋁能否進一步擴大消費。另一方面,鋁能否有技術優(yōu)化和結構調整。
最后她補充到,國際市場的情況也會影響著中國電解鋁需求側。中國電解鋁出口中高端、高附加值產品在逐漸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