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2O3試樣初始強度較高($t=0),一旦接近臨界溫差后強度迅速下降。添加氧化鋯后試樣的初始強度雖有所下降,但臨界溫差隨添加量同步增加,且熱震強度下降幅度也明顯減小。Ze試樣與Al2O3試樣熱震曲線形狀相似,但超過200e后試樣強度下降幅度明顯。Zw試樣的強度隨氧化鋯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但熱震溫差和強度下降幅度卻得到明顯改善,如Zw15試樣強度在0-900e范圍幾乎未改變,表明該材料具有十分優(yōu)越的熱穩(wěn)定性。上述實驗結果和現象可解釋如下:氧化鋯沉淀顆粒團聚度可通過不同清洗介質加以控制。水介質清洗后沉淀物顆?;鶊F在干燥過程中,形成氧聯(lián)結構,導致硬團聚產生。而酒精介質清洗后沉淀物顆粒表面羥基與水合氧化鋯凝膠表面的活性羥基形成氫鍵,降低沉淀物表面能并形成空間位阻,添加無穩(wěn)定劑摻雜的氧化鋯后在燒結冷卻階段由于相變應力和鋯鋁兩相之間的殘余應力共同作用,造成大量微裂紋的存在,對韌性改善有利,但微裂紋之間相互連接并貫穿導致強度下降。
團聚氧化鋯能有效地增加裂紋長度和裂紋數目,使得臨界溫差增加,并大幅度緩和殘余強度的衰減,為進一步定量描述鋁鋯質材料的熱震行為,通過函數構造法建立復相材料熱震普適方程,并進行曲面擬合與等值線分布。Ze系材料等強度曲線顯示了在100-300e范圍內曲線分布密集,表明該處材料強度衰減迅速。而Zw系材料熱震行為則有所不同,表現為一種環(huán)形漸高臺階曲面,反映溫差隨氧化鋯含量的增加而迅速提高,一旦氧化鋯含量超過10%,溫度在0-900e內對強度影響不大。
根據陶瓷材料的裂紋擴展長度與溫差之間的關系,理論上通過測量裂紋長度計算出臨界溫差,但實驗中難以進行。通過數據擬合和熱震曲面可測量出$tC。通過抗熱震損傷因子Rd來計算裂紋長度,結果顯示兩組材料隨著氧化鋯含量增加,Rd值均增大;而$tC也與Rd幾乎呈比例增加,且水清洗對Rd值影響更大,表明材料抗熱震損傷機理占主導。水介質清洗工藝有利于鋯鋁質耐火材料熱震性能的改善。當氧化鋯含量達15%,材料在0900e范圍內熱震強度基本維持不變。同時表明引入團聚氧化鋯代替?zhèn)鹘y(tǒng)氧化鋁中結構微氣孔的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剛玉質材料的抗熱震性。通過研究開發(fā)耐火材料擬合曲面可定量表征材料的熱震行為,較精確地測量出臨界溫差。同時臨界溫差與Rd有直接關系,表明材料抗熱震損傷機理占主導。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且僅代表原作者觀點,轉載并不意味著鋁加網贊同其觀點,或證明其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與準確性,本文所載信息僅供參考,不作為鋁加網對客戶的直接決策建議。轉載僅為學習與交流之目的,如無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與0757-85529962聯(lián)系處理。